回顧職場事件簿 打工仔息息相關

28 Jan 2011

【JUMP – Career News】還有不足一個星期,又到躍動的兔仔JUMP上場。回顧去年,與打工仔女相關的新聞甚多,當中不少更是與薪酬福利有關的事件,如最低工資法的實行、增薪點與加薪幅度的爭議,作為上班族的一分子,又怎可以不多一點了解?還有來年通脹繼續升溫,職場專家相信上班族薪酬會繼續兩極化……是時候從回顧過去,為新一年JUMP上位做好防守兼備的部署。

事件1﹕增薪點原意留住人才

國泰空中服務員公會宣布取消農曆年的工業行動。不過,引起這次勞資爭議的原因之一,是資方將增薪點和加薪幅度一起計算。對不少非公務員的上班族而言,增薪點這種薪級制度難免有點陌生,其實是源自早期港英政府的公務員薪酬制度,後來多家英資洋行和公營機構跟隨採用,員工可在不受經濟環境影響下,薪酬可獲固定升幅,機構並藉此留住人才。

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理事會成員及薪酬調查委員會聯席主席黎鑑棠表示,傳統薪級制是員工每年按薪級表獲得增薪,直至達頂薪點為止,而薪級表所列的薪酬會定期上調。「一般員工薪酬由起薪點遞升至頂薪點約需5年時間,每年增薪點幅度約2至2.5%。」

至於增薪點和加薪幅度應否一起計算,黎鑑棠表示,要視乎不同工種、行業而定,由於計算複雜,不能一概而論。事實上,近數年部分企業為鼓勵員工「多勞多得」,已取消了薪級制,改為按企業盈利及員工表現決定是否加薪,亦有僱主自行制定有系統的薪酬結構,如寬幅薪級表,按一系列良好標準表現制訂薪級中位數,再根據不同組別和職級的需要,為每薪級訂定適當金額,有時亦會按表現分派花紅,以反映員工的工作價值。

黎鑑棠表示,對僱主來說,使用傳統薪級表制度,較容易對員工薪酬作出預算,如使用其他「論功行賞」的薪酬方案,機構的行政成本將較高,不過對打工仔來說,則較有激勵性,亦較具市場競爭力。

事件2﹕最低工資續有下聞 青少年失業仍關注

最低工資問題擾攘多時,虎年終於塵埃落定,最低工資法例將於今年5月1日正式實施。商界一直的論點是在成本增加的問題上,有可能迫使企業裁員,甚至結業,屆時失業人數更多。

至於勞工界有代表則對首個法定最低工資水平定於28元,感到失望。大多數的意見認為,雖有逾31萬打工仔受惠,但卻未能保障他們「養家」的需要,不切合現今的實質經濟情况,因此仍繼續倡議最少應定於33元。

政府也計劃將交通費支援計劃擴展至全港,以減輕打工仔交通費開支;勞工處將會加強就業服務,並制訂參考指引,令僱主及僱員了解各自責任與權益……不過,並不代表就業情况前景一片樂觀。

本港失業率雖續有改善,但青少年失業問題仍然嚴重,最新季度(2010年10月至12月)15-24歲青少年的失業率為11.4%,較2009年同期的11.8%,只是下跌了0.4%。當中對於一些低技術、低學歷人士,在實施最低工資後,實際的影響有多少仍要拭目以待,而在可見的未來,相信最低工資水平的爭議仍會繼續,政府在採取針對性措施,吸引企業僱主提供更多職位之餘,作為年輕人或上班族是時候要力爭上游,透過增值改善個人競爭力,才能夠在職場上站穩陣腳。

事件3﹕僱員薪酬 難趕上通脹

每年年尾打工仔女談加薪、論花紅都是城中熱話。不少大機構已事先張揚本年將加薪,其中新鴻基地產的加薪調整幅度至少逾3%;太古集團向旗下子公司建議平均加薪4%;中華煤氣則向員工發放1.2個月薪酬的獎金。

不過,今年打工仔女要面對的還有衣、食、住、行等的「加風」,有經濟學者預期,今年通脹率普遍維持在3至4%。單看衣食住行一系列的數據:上月私樓租金升2.5%、公屋租金升4%;外出用膳升2.8%,而非外出用膳的食品及整體食品通脹齊創23個月新高,分別升6.4%及4.3%。還有今年元旦日起電費加2.8%,港鐵平均加幅2.05%,部分路線更高達8.7%,9成乘客受影響。上班族的薪酬花紅調整幅度能否追及通脹,確實是更嚴肅的話題。

環球管理諮詢顧問董事總經理李漢祥預計,本年各行業的加薪平均幅度是3至5%,行政人員職級者約5%,一般基層、前線人士約1至5%,而金融、投資、保險及專業服務如醫護和工程行業人才需求將會更殷切。

李漢祥不諱言,現時僱員薪酬已出現兩極化現象,有經驗及高學歷的專業人士,特別是金融、投資行業的管理層員工的加薪幅度可達一成以上;不過,部分機構面對最低工資壓力,即使人才需求增加,對低學歷及低技術人士加薪的動力亦較低,議價能力有限。

事件4﹕求職者虛報履歷增 忌以身試法

好工難求,原來一些打工仔為了博得聘用機會,不惜鋌而走險,在應徵時虛報履歷。有人力資源公司在去年訪問逾400名不同行業的行政人員,竟有4成受訪者曾發現虛報履歷;銀行及金融業遇到求職者虛報或誇大工作經驗的比率達46%,尤以初級職位為甚,虛報內容主要是「薪酬福利」及「工作職責或個人成就」。

合眾人事顧問公司總經理蘇偉忠不諱言,以往「虛報履歷」大多在應徵大機構時出現,但近年連中小型的機構也如是,較1、2年前增加了3、4成,作為僱主只可以在招聘人手時更趨審慎,特別是講求個人誠信的金融、銀行、會計等行業。

虛報經驗、薪酬 涉欺詐

根據蘇偉忠的經驗所得,求職高層職位的人士大多見於虛報學歷、專業資格,有些甚至會交出偽造的外國大學畢業證書,以為僱主難以求證便可蒙混過關;至於求職中、低層職位的人士,則大多誇大其工作經驗及離職前薪金。

「一年轉了3、4份工,但只申報轉過1次,並將年資寫得較實際為長;填寫離職前薪金故意『報大數』更為普遍,如原本月入20,000元卻寫成月入23,000元,目的是希望在新工作崗位中『叫價』更高。」

蘇偉忠提醒,若求職者在求職時虛報學歷、工作經驗、提供「假證書」給僱主,已涉及欺詐,或須負上刑事法律責任,切勿以身試法。「他們還會隨時被該機構列入黑名單,對日後在行內求職更顯困難。」他建議,僱主可在招聘的最後階段,在得到求職者的同意下,向其舊公司、推薦人索取有關資料作核實,以減低「貨不對辦」的情况。

事件5﹕工作假期體驗 各業重視程度有別

本港不少年輕人都希望參加工作假期計劃,透過體驗新西蘭、澳洲、愛爾蘭、德國、日本、加拿大或新增的韓國等地的生活,有助擴闊視野,培養處事獨立,以及練好外語。根據勞工處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8月,參與計劃人數已累積至1.34萬人。

不過,李漢祥不諱言,不少參與工作假期人士,在當地所做的工作與求職者欲投身行業的性質沒有關係,部分僱主更擔心求職者離港一年,會跟社會脫節。「對商界僱主來說,在聘請員工時最主要的考慮因素是其知識、工作經驗與素質是否符合工作要求,當侍應、農夫等的工作經驗對他們來說作用不大。」

然而,個別行業如教育界或社福界的僱主對工作假期的認受性會較高。「此類工種要求需有較豐富的生活體驗,有助應用在工作層面,舉例:求職者在其他國家的所見所聞、制度設施,可用作日後教學或分享工作的借鏡。」他更提醒,參加者由於少了一年的工作經驗,在求職時可能要有薪酬下調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