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10年變化
【明報專訊】過去10年,香港經歷金融風暴、樓市下滑、科網爆破、沙士肆虐,到之後的自由行、內地企業集資熱潮,持續數年不景氣的經濟,早已反彈,行政長官曾蔭權更以「20年來最好」來形容本港今天的局面。過去10年大環境起起跌跌,對打工仔而言,究竟又有何變化?有什麼工種經歷「盛衰」?上班族又可以怎樣迎接未來千變萬化的挑戰?
渴市行業in & out
合眾人事顧問總經理蘇偉忠表示,97年至今,不同階段都有個別行業會被「搶高」。
97年樓市當旺樓契文員吃香
97年樓市熾熱,樓價急升,炒賣氣氛甚濃,在律師行專辦樓契的文員,薪酬同樣被「炒起」,「隨時一年轉幾份工,每次轉工都可獲加薪10至30%,人工就由八、九千,跳至一萬,之後萬四、萬五、萬六,不合理地上升。」但隨樓市急跌,交投轉淡,樓契文員風光不再,返半晝,支半薪,甚至被裁,亦時有所聞。
2000年科網造就IT人
2000年科網熱,公司不論規模大小,總會有專屬網頁,至於時事、娛樂及財經資訊的網站更如雨後春筍,IT人自然水漲船高,「當時無需主修IT,中五畢業,懂得寫網頁,就已有人聘用,人工隨時三級跳!」隨後科網熱潮退卻,網站相繼倒閉、裁員,就連大學IT科目的收生都受到影響。
05至07年經濟起飛 會計銀行金融勢頭勁
經濟活動頻繁,加上內地市場發展迅速,企業紛紛來港上市集資,為會計及核樓師帶來更大發展空間。據ACCA的調查發現,05年有66%受訪僱員曾獲加薪,到06年有關數字更升至80%,更有9成受訪僱員預計今年會繼續獲得加薪,其中以具備3至5年經驗者最為渴市。
銀行業亦不遑多讓。如財富管理及中小企信貨等均成為本地銀行近年力谷的業務之一。此外,財務機構及保險公司均提供財策服務,帶動財務策劃產品及人才的需求。
蘇偉忠預計,會計、銀行及金融業的人才未來5、6年仍然供不應求,「相比97年的樓契文員或科網時期的IT人,會計金融的基礎較為穩固,雖然部分職位的薪酬被搶高了,但整體泡沫成份亦不多。」
失業率難復97低位?
97年失業率下降至2.1%新低,差不多全民就業,之後卻受金融風暴、沙士等的影響,失業率攀升、凍薪、減薪、裁員時有所聞,就連被喻為「鐵飯碗」的公務員都難逃凍薪減薪命運。沙士期間,失業率更一度升至8.5%新高。
直至03年7月起,中央逐步實施自由行政策,帶動零售業增長,促使本港經濟漸由谷底拾級而上,失業數字亦慢慢回落,部分行業甚至比97前好景。不過,目前4.3%的失業率始終難與97年時匹敵。
入職要求不同往日?
社會轉型僱主要求愈來愈高,行業亦趨專業化。蘇偉忠表示,97年前不論學歷高低,經驗深淺,只要你肯做就能找到工作。「現在僱主則需要你有學歷、有專業資格,如保險、地產及銀行的銷售職位都已設立考牌制度。」
他解釋,過去不乏「鐵飯碗」職位,打工仔在大公司可以安安穩穩做到退休。但過去10年可見,大機構都會裁員結業,加上市場要求有變,打工仔要有危機意識,除了兩文三語及人際溝通技巧外,亦要多留意市場變化,尤其是高科技行業,更得與時並進。
「再過一兩年,入職條件將不斷往上移,除了基本的大學程度,若想晉升管理層,更得不斷進修,所以打工仔要了解自己的位置,鎖定目標進發,好好裝備自己。」